学者:学校与社会机构假期补课有明显因果关联
作者: 本网 | 发布时间: 2011/8/3 10:56:20 | 4741次浏览
2011年08月02日 来源:光明日报 作者:姚晓丹
落实“禁补令”需要大家一起来
放假很多天,初二学生李嘉却一点儿没找到假期的感觉。每天早上6点,他准时起床洗漱、做功课,然后匆匆赶往培训班补课。其实,像李嘉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。尽管从2000年开始,“禁补令”年年出台,但为什么暑期补课从未偃旗息鼓?中央教科所研究员程方平告诉记者,“表面看来,学校与社会上极力忽悠的假期补课没有直接关系,但实际上却有明显的因果关联。”
“在学期中全部完成学生的常规学习,应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。但某些学校有意为假期补课留下空间,甚至利用学校的联办机构、民间机构试图牟利,这绝对与我们的教育方针背道而驰。”程方平一针见血地指出。
他说,一方面,学校对学生的假期安排缺少合理和具体的指导,没有将因人而异的正常补课视为自己必须履行的责任,而是将这一责任推给学生、家长和社会,使学生和家长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摸不着门、心不安,以致被迫就范。另一方面,由于学校的经费来源不明确、缺标准、有起伏,向社会融资成为许多校长颇有压力的重要工作,所以,在学校直接收费补课被禁之后,变相的“合作”补课依旧比比皆是,甚至一些学校还积极为假期补课做组织宣传,因为其中有学校的利益。
“禁补令”一次次地出台,违规补课却成为公开的秘密,根本原因在哪儿?程方平认为,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,“如考试升学的压力问题、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、学校经费的稳定和保障问题、学校法的出台和规范问题、社会培训或补课机构的市场行业管理问题等,所以,这些政令和规定遭遇了现实问题的挑战,几乎都变成了一纸空文”。
“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,必须综合协同治理,使各方面责任到位,而不能简单地将板子打在学校和教育部门身上。在各方面问题理清、关系理顺的基础上,则要加大管理和惩治的力度,加强社会的监督与问责,使因私利、因局部利益而破坏教育原则的人和事没有容身之地。”程方平最后说。(记者姚晓丹)